三秦大地奏响“追赶超越”新强音
三秦大地奏响“追赶超越”新强音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张 毅
新中国成立70年,陕西这个曾经偏居西部内陆的农业省从生产力低下、百废待兴的落后状态,一跃成为粮丰物茂、工业门类齐全、科教实力雄厚、经济规模持续增长的国家向西开放的核心区。
数据显示,70年来,陕西生产总值增长了12723倍,人均收入增长755倍,新中国第一架无人机、首只彩色显像管、第一块集成电路、第一架民用客机、第一台火箭发动机……均诞生在这片黄土地上。
2015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西视察,对陕西发展提出“追赶超越”和“五个扎实”的新定位、新要求。古老的三秦大地再次踏上追赶超越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国家担当,再造产业新体系
梳理70年陕西经济的产业发展脉络,有三大节点不可回避:一是国家“一五”计划、“二五”计划时期,国家布局建设了以国防科技和现代纺织为主的一大批企业,其中,1953年全国156个重点项目中,布局在陕西的有24个,数量居全国第二位。“二五”计划期间,国家继续加大对陕西工业领域投资,到1965年,陕西工业总产值中,机械工业和纺织工业分别占到36.8%和27.5%,成为两大支柱产业。二是国家“三线建设”期间,陕西又迎来一大批军工民用、交通设备等基础产业。如今的秦川机床、陕汽、法士特等一批全国装备制造行业标杆以及诸多国家级大型科研院所均诞生于此。三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国企改革焕发生机的同时,源自国有科教单位创新人才外溢引发的创业创新大潮。以国家西安高新区、宝鸡高新区等聚集区为代表的民营科技产业势能再次为陕西经济注入了强大活力。此外,兴发于上世纪之交的陕北能源化工基地,为陕西工业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动能。
基于历史和地域产业要素禀赋,7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陕西精心构建体现创新引领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优化存量,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做优增量,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一是“优煤、强电、稳油、扩气、促新、深转化”,推动能源工业稳定增长。二是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围绕现代化工、汽车、航空航天与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和现代医药6大新支柱产业布局产业链。2018年,陕西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产量分别增长70%和36.9%,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0.4%。三是加快发展服务业,积极开展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大力发展金融、物流等现代服务业。
突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首要着力点。为此,陕西在加速推进传统产业提质增效,推动能源化工产业转型发展的同时,发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产业链推进方案,推动先进装备制造、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跃升,轨道交通、工业机器人、航空、航天,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异军突起;汽车、输变电、节能环保、数控机床等领域的领军企业正加速由设备提供商向系统集成服务商转变。一大批大中型骨干企业、“专精特新”科技型中小企业向研发设计上游衔枚疾进。
融合发展,释放潜能新活力
新中国成立以来,陕西聚集了丰厚的科教资源。然而,曾经的计划体制下科技资源的“二元结构”所导致的“分割、分隔、分离”现象,长期严重制约着创新潜能的释放。2009年,陕西在全国率先启动“统筹科技资源改革”。此后,伴随着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试点等一系列改革措施的深入实践,以市场化机制为引导的“融合发展”成为陕西激活丰厚创新资源的引爆器。
重构“政、军、民、产、学、研、用、才”等多位一体的创新体系,统筹国家、地方、军工和市场等各类创新资源同向发力协同作战,系统实施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业态创新,是陕西深化全面“创改”的重点任务和目标。
作为承载各类创新资源加速融合、深度共享的市场化平台之一,西安科技大市场以财政奖补政策为引导,利用其“科技资源信息化平台、科技服务市场化平台、移动互联平台”等线上线下的数据集成能力和创新产业服务体系,“撬动”265家分属不同条块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军工单位的13235台(套)大型科学仪器入网,其中军工单位仪器设备约占网内共享仪器的28.4%,使过去深藏甚至闲置在高校、科研院所和军工单位的仪器设备共享率达30%。目前,科技大市场平台线上交易系统为各类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共开设知识产权店铺107家,累计发布可运营专利14231件,解密国防专利7560件,军民两用技术1041项,军民融合大数据中心已成为目前国内唯一具有军民融合导航检索、智慧决策、解密国防专利深加工等特色功能的大型公益IP检索系统。
围绕“军民融合”与“统筹科技资源”两大改革重点,陕西先后出台“打造‘一带一路’创新中心的实施意见”“军民融合补短板促发展实施方案”等34项120条新政策新机制。此外,精心打造创新平台,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中科院西安科学园建设等融合创新平台,陕西空天动力研究院相继落地。西咸新区等4个国家双创基地孵化企业和团队超过1.4万个,2018年陕西有33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技术合同交易额突破1100亿元,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居全国第七位。“军转民”“民参军”企业超过1000家,军民融合产业规模居全国第二位。
向西开放,重绘丝路新画卷
陕西地处国家版图中心,新中国成立后,虽然国家陆续在这里布局了纵横交错的交通网络,但受制于交通成本和基础型产业结构,直至改革开放后很多年,经济外向度低始终是制约陕西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短板”。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陕西向西开放的“门户”优势日渐凸显。党的十九大以后,陕西跳出三秦谋布局,围绕短板聚合力,提出大力发展“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力促要素加速流动。先后出台了40多条新政策,为建立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创新海铁公铁联运、壮大跨境电商和优化营商环境以及靶向招商等开放式发展精准加力。
本着密织通道,物畅其流的原则,陕西共实施重点设施项目289个,完成投资3278.5亿元。新建成铁路、高速公路里程均超过1000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5279公里;高速铁路通车里程达854公里,在全国排名第九位。2018年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为4465万余人次,跃居全国第七位,其中国际(地区)旅客量增速位居全国十大机场首位;全年货邮吞吐量首次突破30万吨,增幅位居全国十大机场首位。此外,陕西还设立了西安临空经济示范区和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组建西北国际货运航空公司,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客运吞吐量实现晋位且获批第五航权。中欧班列长安号实载开行1235列,重载率、满载率均居全国第一位,铁路旅客发送人数、货物发送量增幅分别居全国第一位和第二位。陕西自贸区165项试点任务基本完成,7项制度创新成果在全国复制推广。
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陕西有三个着力点:一是以织密公路网、做大铁路网、优化航空网、构建综合交通网、做强信息网,加快建立陆空互动、多式联运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做实枢纽经济。二是打造“一带一路”五大中心,提高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做大门户经济。三是实施高端人才支持计划,加强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技能大师工作室和技术人才发展平台建设。扎实推进“互联网+物流”建设,完善城乡配送体系,积极培育无车承运人、智慧物流等现代物流新业态,支持企业开拓海外市场,创新做强流动经济。
张 毅张 毅免责声明:
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如认为转载内容已侵权,请联系编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