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卫士张楠的中国梦
舌尖卫士张楠的中国梦 让我国食品安全屹立于世界先进之列
□ 本报记者 万静
“一颗种子,一阵微风,就能营造一片蒲公英的灿烂。维护食品安全,做好日常执法监查工作,也要和‘蒲公英’一样,从寻找示范种子开始,经过耐心的培育、帮扶结对,最后在风的作用下,让整个社会来共同维护舌尖上的安全。”
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春日午后,北京市西城区食药局广安门外食药所(简称广外食药所)常务副所长张楠微笑着对《法制日报》记者说。
张楠喜欢把基层的食品安全执法人员比做“蒲公英”,平凡却有着春风化雨般地使命感和责任心,默默地守护着一方土地上人们“舌尖上”的安全。
超强度巡查乐此不疲
北京西三环,有一条著名的街道——马连道,号称京城茶叶一条街,这里有两千多家的茶叶商户。而严把茶业质量关,让消费者能买到优质安全的好茶叶,重担就落在广外食药所14名执法人员的身上。
每天到茶城来巡查,似乎成了广外食药所执法人员的必修课。
龙井、大红袍、白毫银针……走进茶城,面对琳琅满目、五花八门的各式茶叶,记者有些迷糊。
“我们可不能迷糊。”张楠笑着介绍,茶叶作为食品,不能宣称自身有诸如清热解毒、降血脂降血压等治病的功效,否则就将遭受处罚。
张楠一边说,一边走进一家经营“有机白茶”的商家。在随机抽查了几罐包装精美的“有机茶”后,他和执法人员仔细地查看商家出示的“有机茶各项指标的检测报告”,同时就商家介绍自家茶业全过程监控和溯源管理的模式不断提出问题,并认真记录着。
“所谓有机茶,其区别普通茶的地方在于尽量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有机茶的栽培是一种生态型农业生产方式,今后必然是一种趋势……”多年的工作经验让张楠俨然成为了一名“茶业通”。
偌大的茶城,驻扎着上千户的茶商,巡查一圈之后,即便是年轻人也会腰酸背痛。
然而,茶城的日常监管并不非张楠工作的全部。
广外街道片区面积5.4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有23万左右,各类经营主体共有四千多家,其中食品流通商户近3000户。不仅如此,广外地区的居民小区特别集中,情况非常复杂。而食药所的执法人员却只有14人,每日的工作强度可想而知。
为了便于工作,张楠和其他执法人员的交通方式以电动自行车、自行车和步行为主。张楠笑着说:“我们曾经做过一个统计,一个月走过的路程,有2600多公里,相当于去了一次海南。”
食品安全监查巧借力
记者问:“你们每天要完成这么多工作,一定很难吧?”“当然难啦。”张楠说,“但在我们所里,谁不是这样呢?”记者在广外食药所里,发现他们每个人桌上都码放着小山般高的审核材料,每个人手上都有雪片般多的文书案件。
上午,不是在巡查,就是在去现场检查的路上;下午,则在反馈材料、整理档案。夜幕降临,在查扣现场加班加点搬运涉案物品亦是常事。
食品安全无小事,同时又是非常琐碎复杂。张楠告诉记者,2016年他刚从别的辖区调到广外食药所时,面对数量众多的商家和复杂的背景情况,他意识到,食品安全监查的工作需要“巧方法”。
2017年,广外食药所通过对辖区2000多户茶叶经营主体监管过程中的摸索出了一种新型的监管方式——“蒲公英”计划,即从寻找“示范种子”——食品安全工作做得出色的商家开始,经过耐心的培育、帮扶结对,以先进带后进,共同推进食品安全监管工作。2018年,基于此经验和取得的效果,食药所又把这种因地制宜的监管模式在地区餐饮行业中进一步铺开,提升餐饮行业品质。
位于地铁七号线达官营站附近的“六棵松”餐饮店,因缺乏规范、系统的管理经验和管理意识,总给人一种有点“上不得台面”的感觉。张楠专门为“六棵松”找到了结对子企业——“鲍鱼王子”海鲜馆,和其他一些待改善饭馆一起召开了一次经验分享会。参会的企业纷纷说:“原来还能分得这么细!我们回去后一定好好学习,运用到实际的日常工作中。”
有了“标兵”做参照,“六棵松”餐饮店积极落实整改,很快就实现了质的跨越。
“通过与餐饮企业负责人交流,我们得知,很多单位的负责人想把工作做好,但是意识不到一些细节,实际管理有很多问题。”张楠介绍说,为消除商户的困扰,食药所对辖区所有餐饮单位开展了“蒲公英”计划,通过带动效应,每月定期帮扶提升,并对符合条件的餐饮单位进行重新评级。
张楠认为,在日常的食品安全监管执法中,处罚不是目的,只是一个手段,违法行为不能一罚了之,要通过处罚使违法者更深刻地认识到学法守法的重要性,明白其行为给社会带来的损害。因此,张楠和他的团队每办一起案件,都会同经营者进行细致的思想交流,宣传相关法律知识,争取经营者的理解和支持。
甘做平凡蒲公英
采访中,记者问张楠:“你觉得食品安全执法监管中最难的是什么?”
张楠说:“难在同情心与坚守法律之间做出选择。”
张楠告诉记者,基层执法人员面对的大多数执法对象都是文化程度低、收入低的弱势人群。他们大多经营小菜店、小餐馆、小卖部,虽然规范性差,但却是这些人赖以生存的营生。
2018年,张楠他们在对西客站附近一处居民楼里进行违规经营行为执法中,一家东北父子的遭遇就触动他内心柔软处。这家孩子自小患上重病,妻子又早早过世。在老家多方治疗无效后,父亲带着孩子来到北京求医。为摆脱经济拮据的困顿,父子俩只好在这处居民楼里租个小房子,开个食杂店,维持生计。
张楠说,“当我进到那个小房子里,看到生病卧床的孩子,两鬓苍白一脸愁容的父亲,很是心酸。处罚他们,心里真是很难过,可是不得不依法执法,心理很是纠结。”虽然最终张楠依法履行了自己的职责,但是难过的心绪过了很久才平复下来。
记者发现张楠特别喜欢把基层的食品安全执法人员比做“蒲公英”,平凡而朴实。
在张楠心里一直有个梦想:“不要一提起食品安全,就总说‘美国、欧洲的食品最安全’,中国的食品安全迟早有一天也会屹立于世界先进水平之列”。为了这一天,他愿意默默地做一棵平凡的“蒲公英”。
平凡岗位也能干出不平凡的成绩来。近年来,张楠所在的广外食药所食品药品投诉举报呈直线下降,案件办理率达到100%。食药所党支部连续多年被评为优秀党支部。张楠参与主导的党建品牌“蒲公英计划”,被评为北京市西城区优秀党建品牌。
免责声明:
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如认为转载内容已侵权,请联系编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