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希望的田野上——走近浙江“千万工程”中的新农事新农人
在希望的田野上——走近浙江“千万工程”中的新农事新农人
新华社杭州1月14日电题:在希望的田野上——走近浙江“千万工程”中的新农事新农人
新华社记者方问禹
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生态价值凸显、年轻人返乡创业、乡村文化复兴……作为突破口、先手棋,浙江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撬动了乡村从美丽生态到美丽经济,再到美好生活的良性循环。在希望的田野上,农业农村农民都有新变化。
传统农业历久弥新
大碗底垫肉片,索面盘堆成“丘”,上封炒肉条,两只油煎鸡蛋饼盖顶,或置剥壳白蛋一双……一碗热气腾腾的经典爽面,是天南海北的缙云人记忆中最眷念的乡味。
如今这碗爽面走出了浙江缙云县,它升级成铁皮石斛面、西红花面、桑叶面、南瓜面等,戴上“生态”标签、形成“乡愁产业”,成为上海、杭州、宁波等地市民餐桌上的一道美味。2018年,缙云爽面产值将近2亿元。
“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久久为功,从根本上改变了浙江农村面貌,筑起一片生态高地。在工业化率先起步、相对富裕的长三角地区,绿水青山环绕的浙江农村逐渐成为“生态”代名词,一些传统农业由此重焕生机,凸显市场价值,还衍生出许多新花样。
1月10日,一场“鱼文化节”在浙江湖州市南浔区和孚镇荻港渔庄拉开帷幕。当地村民齐上阵,为农历腊月升腾的年味出工出力。短短三天时间,万余名游客和当地村民,轮流品尝鱼汤饭和百鱼宴,吃掉近10吨鱼。
荻港渔庄位于湖州南浔区和孚镇荻港村,周边至今还保留着30万亩的传统桑基鱼塘生态系统,“鱼塘养鱼、塘基种桑、桑叶养蚕、蚕沙肥糖、塘泥壅桑”的农业循环系统模式备受市场推崇。
南浔区和孚镇党委书记谢建伟说,通过举办鱼文化节,全镇每年吸引游客近80万人,带动农副产品加工和销售,既发展了产业,又保留了乡村原有风貌。
乡村来了“农创客”
1月8日,2018年度浙江乡村振兴带头人“金牛奖”评选公布结果,10位获奖者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乡村振兴进程中带头耕耘的“金牛”精神。他们既包括“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建设一线的村党支部书记,也包括知名农业品牌创始人、长期扎根乡村的专家学者等。
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不断深化的进程中,浙江农村面貌日新月异,三农大地上也逐渐活跃着越来越多的身影,农民有了新定义。
浙江农林大学教授马军山的朋友圈里,记录着德清县禹越镇三林村变化的点点滴滴。2016年以来,这位教授带着学生全程参与村庄规划和景观设计,终将日渐式微的村庄恢复成白鹭的乐园。村里打造以“精致水乡白鹭天堂”为主题的田园综合体,还吸引了不少返乡创业的筑梦者。
一支“农创客”队伍正在浙江农村播撒希望。浙江省定义的农创客,是指年龄在45周岁以下,拥有高校大专及以上学历,在农业领域创业创新,担任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家庭农场等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负责人或拥有股权的人员。
记者从浙江省农业农村厅了解到,目前浙江农创客群体超过1700人,其中近九成是80后、90后,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56%,64.5%的农创客“先工作、再创业”,其具备更强的沟通协调能力、组织指挥能力、创新创造能力,以及品牌意识、市场洞察力和宣传推广渠道,这些综合因素引领了乡村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
“有为之手”善作为
隆冬时节,浙江台州市天台县南屏乡下张村一层叠一层的山地里,不少高山蔬菜还挂着果实。农户杨仁权说,2018年茄子收购价将近6元钱一斤,种地亩均收入9000多元,而2017年不到4000元。因为收入有保障,农民自发复垦撂荒的耕地。2018年,南屏乡农产品增产60多吨,农民增收将近120万元。
让农民主动拓荒种地、心里有底的是“天台大农场”。2018年初,天台县启动 “天台大农场”建设三年规划,全县域统筹提升农业质量、保险、品牌和营销;以“物流园+产地市场+种养殖基地+小农户”模式,让优质农产品在高效流通中获得更高附加值。
当互联网、现代物流体系等打破了偏远乡村与消费大市场的空间距离,“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在农村筑起的美丽经济,就面临前所未有的市场机遇。由此,政府部门服务三农工作的发力点也有了新变化,逐步从以往的政策服务、技术服务,向市场服务延伸。
浙江多地探索生态价值实现机制,立足平台搭建,围绕品质、品牌做文章,为传统农业植入现代化经营理念、规模经济、品牌效益等,显著提高农业附加值。
2014年,丽水市整合景宁惠明茶、庆元香菇、遂昌菊米、处州白莲等农产精品,委托品牌规划团队,创建了地级市区域公用品牌——“丽水山耕”。如今,“丽水山耕”已成为浙江省生态农业的一张金名片,已累计发展农业主体超过700家、合作基地超过1100个,品牌生态农产品年销售额超过40亿元。
免责声明:
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如认为转载内容已侵权,请联系编辑删除.